走出傳統(tǒng)干燥機的"七大"誤區(qū)
1、為了提高產量干燥機滾筒做的過長;直徑做的過大;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熱能流失;設備占地面積大。
2、為了提高產量進口溫度過高;出口溫度過高;造成能源浪費。同時也造成了被烘干物料品質下降;物料色澤嚴重變黑;甚至糊料很多。
3、滾筒內風速過低,造成物料與熱風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接觸力度松弛,從而造成設備烘干效率低下。
4、只有順流烘干,且干燥過程中飽和的水蒸氣又不能及時排出,這樣水蒸氣在滾筒內運行距離過長,造成水分被干物料重新吸收。
5、物料在滾筒內不會作“往復運動”(設備中物料的“往復運動”和“方快多回路運動”是我們的工藝流程的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滾筒內的物料很快就會被風抽走,結果滾筒內物料的儲存量過低,造成物料與熱風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接觸面積降低。
6、為了限制物料向出口方向的流動速度,所以只有將滾筒的轉速限制的很低,這樣滾筒內物料被揚起的次數也大大降低。因此造成了物料與熱風的動態(tài)接觸次數大大減少。
7、干燥機主機以進火端高而遠火端低的傾斜形式安裝,更是一個極端的錯誤。因為這種安裝方法只能加快物料向遠火端流動的速度,從而使物料在滾筒內的儲存量再一次降低,整個滾筒內從前到后上千張揚料板都在同時揚料,但是所揚起的料了了無幾。比如一臺20多米長的傳統(tǒng)烘干機在正常生產時,從主機觀察口看進火口,可以看到清楚的火苗。這就表明了滾筒內物料很少,滾筒的空間利用率很低,大量的熱能白白的流失掉了。同時這種設計又給設備的安裝以及設備的運行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因為有傾斜角度的主機在安裝時必須專門為其裝上一套防滑托輪來固定,以防止設備在運行中下滑,非常麻煩。